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词典

抵巇的意思

抵巇


拼音dǐ xī
注音ㄉ一ˇ ㄒ一

词语解释

抵巇[ dǐ xī ]

⒈  《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陶弘景题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而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由是也。”后用“抵巇”以指钻营。

⒉  亦作“抵?”。攻讦,攻击。

引证解释

⒈  后用“抵巇”以指钻营。

《鬼谷子·抵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陶弘景 题注:“抵,击实也;巇,衅隙也。墙崩因隙,器坏因衅,而繫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因而除之,更有所营置,人事亦由是也。”
唐 韩愈 《释言》:“弱於才而腐於力,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
宋 穆脩 《和秀才江墅幽居》之五:“抵巇非我事,大笑引 苏 锥。”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夫乘时抵巇以盗富贵,探微揣端以固权宠,谓之姦,可也。”

⒉  攻讦,攻击。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李德裕论命令》:“宜其一朝去位,遂罹抵巇,皆自取之也。”
明 归有光 《史称安隗素行何如》:“设使吾之所自立者,已自陷于颇僻,则小人之投间抵巇,其将何所不至哉!”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西人传教书》:“曩者洋人不靖,因我 粤 寇之难,抵巇捣虚,震惊京师。”

⒊  觝巇:犹钻营。

元 揭傒斯 《幽忧赋》:“乘机觚巘既不遗力兮,犹恐余顾而有他。”

国语辞典

抵巇[ dǐ xī ]

⒈  乘其间隙,利用机会。即钻营。

唐·韩愈〈释言〉:「弱于才而腐于力,不能奔走乘机抵巇,以要权利。」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