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字典

佚字的意思

佚
拼音yì dié
注音一ˋ ㄉ一ㄝˊ
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ノ丨ノ一一ノ丶统一码4F5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同“逸”。

⒉  放荡:淫佚。佚游。

⒊  美:佚女。

⒋  姓。

其他字义

dié(ㄉ一ㄝˊ)

⒈  古同“迭”,轮流,更替。

English

indulge in pleasures; fl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2) 同本义 [recluse;hermit]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

(4) 行列,通佾 [ranks]

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5) 不当行为;过失 [fault]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词性变化

〈动〉

(1) 散失 [be lost]

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2)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3) 弃用;逃亡 [be discarded;escape]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

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

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子·宥坐》

(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

〈形〉

(1) 放荡;放纵 [dissolute]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

男女淫佚。——《汉书》

(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

(3) 通“逸”。安逸 [easy]

佚,乐也。——《广雅》

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性恶》。注:“佚与逸同。”

乐佚游。——《论语·季氏》

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

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

(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

(5) 美丽 [beautiful]

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 洪《长生殿》

(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

康熙字典

佚【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𠀤音佾。安逸不勞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隱遁也。《孟子》遺佚而不怨。

過失也。《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通作失。《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𠀤與佚同。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

姓。周佚之狐,鄭大夫。

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韻會》徒結切,音垤。《揚子·方言》佚,蕩緩也。《前漢·揚雄傳》爲人𥳑易佚蕩。

通迭,更也,遞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與佾義同。行列也。《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說文》从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佚【卷八】【人部】

佚民也。从人失聲。一曰佚,忽也。夷質切

说文解字注

(佚)佚民也。三字句。論語微子篇。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桺下惠、少連。按許作佚民。正字也。作逸民者假借字。佚从人。故爲佚民字也。孟子曰。遺佚而不怨。又以爲勞逸字。如以佚道使民是也。古失佚逸泆字多通用。石經今文尙書母逸字作劮。則許所不取。廣雅錄之。从人。失聲。夷質切。十二部。一曰佚、忽也。心部曰。忽、忘也。按忘之言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