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字典

樗字的意思

樗
拼音chū
注音ㄔㄨ
部首木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一丨ノ丶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统一码6A1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ū(ㄔㄨ)

⒈  〔樗树〕即“臭椿”。

⒉  〔樗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亦称“椿蚕”。

⒊  〔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后亦作为赌博的通称。

⒋  〔樗栎〕喻无用之材,亦作自谦之辞。亦称“樗材”。

造字法

形声:从木、雩声

English

Ailanthus glandulosa or A. altissima, a kind of tree useless as tim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chū

〈名〉

臭椿 [heaven tree]。如:樗栎(臭椿与柞树。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辞。也作樗材)

康熙字典

樗【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胡化切《正韻》胡挂切,𠀤音畫。《說文》木也。以其皮裹松脂。或从木蒦。

《唐韻》作㯉。丑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居切,𠀤音攄。惡木也。《詩·豳風》采荼薪樗。《陸璣疏》樗,樹及皮皆似漆,靑色,葉臭。《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不中規矩。《唐本草》椿、樗二樹形相似,樗木疎,椿木實。《蘇頌·圖經》椿葉香,可啖。樗氣臭,北人呼爲山椿,江東人呼爲鬼目。《集韻》从虖从慮,義同。

樗里,地名。《史記·索隱》甘茂居渭南隂鄕之樗里,號樗里子。

《爾雅·釋蟲》莎雞謂之樗雞。

《集韻》通都切,音瑹。惡木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樗【卷六】【木部】

木也。以其皮裹松脂。从木雩聲,讀若華。檴,或从蒦。乎化切

说文解字注

(樗)樗木也。各本樗與㯉二篆互譌。今正。毛詩音義、爾雅音義、五經文字可證也。假令許書與今互異。則陸氏、張氏當辨明之。如穜種之例矣。豳風、小雅毛傳皆曰。樗、惡木也。惟其惡木。故豳人衹以爲薪。小雅以儷惡菜。今之臭椿樹是也。所在有之。有一種葉香者可食。從木。雩聲。各本作虖聲。今正。丑居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