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字典

竷字的意思

竷
拼音kǎn kàn
注音ㄎㄢˇ ㄎㄢˋ
部首立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ノフ丶一フ丨ノフ丶统一码7AF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ǎn(ㄎㄢˇ)

⒈  边歌边舞。

⒉  一种乐器,即箜篌。

⒊  象声词,鼓声。

⒋  和谐悦耳的声音。

其他字义

kàn(ㄎㄢˋ)

⒈  击鼓。

异体字

  • 𣫡

康熙字典

竷【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苦紺切《集韻》苦濫切,𠀤音闞。擊鼓也。

《廣韻》《集韻》𠀤苦感切,音坎。舞曲名。《玉篇》和悅之響也。

《字彙補》樂器名。吳競樂府解題云:漢武帝滅南粵,祠太乙后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竷,以工人姓侯,故名坎侯。後語譌以坎爲空。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竷【卷五】【夊部】

繇也舞也。樂有章。从章从夅从夊。《詩》曰:“竷竷舞我。”苦感切

说文解字注

(竷)繇也舞也。繇當作䚻。䚻、徒歌也。上也字衍。謠舞者、謠且舞也。詩序曰。維淸、奏象舞也。武、奏大武也。禮記文王世子、明堂位、祭統皆云。管象、舞大武。象與大武皆謂周頌武篇。鄭注祭統云。吹管而舞武象之樂也。樂記說武以咏歎淫液、發揚蹈厲竝言。則舞兼歌矣。故其字从章从夊。从夊。从章。樂有章也。說从章之意。夅聲。巳上十字今更正。夅聲在九部。與八部合韵。苦感切。八部。詩曰。竷竷𡔷我。𡔷各本作舞。今依韵會訂。士部引墫墫舞我。則此當同詩作𡔷矣。今小雅伐木作坎坎。毛無傳。而陳風曰。坎坎、擊𡔷聲也。魏風傳曰。坎坎、伐木聲也。魯詩伐檀作欿欿。疑竷竷𡔷我容取三家。與毛異。

竷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