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字典

纩字的意思

纩
拼音kuàng
注音ㄎㄨㄤˋ
部首纟部
总笔画6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フフ一丶一ノ统一码7EA9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纩(纊)kuàng(ㄎㄨㄤˋ)

⒈  絮衣服的新丝绵。

造字法

形声:从纟、广声

English

cotton; sil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kuàng

〈名〉

(1) 古时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 [silk floss]

纩,絮也。——《说文》

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也。——《小尔雅》

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左传·宣公二年》

丝纩竹箭。——《礼记·礼器》

纩为茧。——《礼记·玉藻》

厥篚纤纩。——《书·禹贡》

(2) 又如:厥篚纤纩(谓把新的丝绵装在竹筐里进贡);纩衣(纩服。绵衣。纩:絮衣服的丝绵);纩息(弥留之际的呼吸。古人临死,置纩于其口鼻之上,以验气息之有无);纩絮(绵絮)

康熙字典

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

《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纊【卷十三】【糸部】

絮也。从糸廣聲。《春秋傳》曰:“皆如挾纊。”絖,纊或从光。苦謗切

说文解字注

(纊)絮也。玉藻。纊爲繭。注曰。纊、今之新緜也。按鄭釋纊爲新緜者、以别於縕之爲新緜及舊絮也。許則謂纊爲絲絮。不分新故。謂縕爲麻紼。與鄭絕異。从糸。廣聲。苦謗切。十部。春秋傳曰。皆如挾纊。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文。

(絖)纊或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