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首页字典

诏字的意思

诏
拼音zhào
注音ㄓㄠˋ
部首讠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丶フフノ丨フ一统一码8BCF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诏(詔)zhào(ㄓㄠˋ)

⒈  告诉,告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⒉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

English

decree, proclaim; imperial dec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ào

〈动〉

(1)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2) 同本义 [tell;let know;inform]。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多用于上告下

诏,告也。——《说文新附》

负剑辟咡诏之,出入有诏于国。——《礼记·曲礼》

上诏书者。——蔡邕《独断》。注:“诏,诰也。有三品。”

以诏后世。——《穆天子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诏众(告诉众人);诏赞(告知和赞助)

(4) 教导;告诫 [instruct;admonish]

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庄子·盗跖》

多分其教诏。——《吕氏春秋·审分》

(5) 又如:诏导(教导);诏诲(告诫教导);诏侑(劝告);诏志(教导立身养志);诏相(教导行大礼的言行)

(6) 皇帝下达命令 [give imperial edict]

诏使儒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优诏奖瑞。——《明史》

诏赐抚臣。——《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诏求(皇帝下令征求);诏征(皇帝下令征召);诏选(皇帝下令任命);诏用(皇帝下令任用)

(8) 征召 [recruit]

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管子》

(9) 又如:诏期(征召的日期)

(10) 召见 [call in]

诏伊尹于 亳( )郊兮。——《后汉书·冯衍传》

(11) 宣扬 [advocate; champion; propagate]

未可明诏大号。——龚自珍《病梅馆记》

(12) 报告 [report]

按周礼诸职凡言诏者,皆下告上之辞。——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不以诏。——《礼记·檀弓》

虽诏于天子无北面。——《礼记·学记》

故礼有摈诏。——《礼记·礼器》

诏西皇使涉予。——《楚辞·离骚》

词性变化

zhào

〈名〉

(1) 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 [imperial edict]

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史记·秦始皇本纪》

非有诏不得上。——《战国策·燕策》

诏即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捧诏恸哭。

出密诏示之。

(2) 又如:下诏(颁发诏书);诏板(即诏书);诏记(皇帝的手令);诏条(诏书中所列的条文);诏黄(以黄色纸书写发布的诏令)

(3)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Zhao]

南诏蛮,本 乌蛮之别种也,姓 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 哀牢之后。——《旧唐书》

(4) 又如:诏家(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康熙字典

詔【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𠀤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

《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詔。

《廣韻》𦘠也。《正韻》播吿之書也。《文心雕龍》漢命有三品,三曰詔書。詔,吿也。《釋名》詔書。詔,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文中子·問易篇》程元曰:續書之有志,有詔,何謂也。文中子曰: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詔其見王者之志乎。

待詔,官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應劭註》諸以才伎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詔。《唐書·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詔。

蠻王曰詔。《唐書·南蠻傳》南詔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

《正韻》市召切,音紹。《禮·禮器》禮有𢷤詔。《註》告道賔主者也。詔或爲紹。

《集韻》之遙切,照平聲。言誘也。

《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𠀤音韶。《禮·禮器》詔侑武方。《註》詔侑或爲韶囿,武當爲無,方猶常也。

叶朱戍切,音注。《班固·東都賦》申舊章下明詔,命有司頒憲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詔【卷三】【言部】

告也。从言从召,召亦聲。之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