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登泰山记》教案_高二语文教案–电子课本库网

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二语文下学期《登泰山记》教案

来源:课本库网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11-28

高二语文下学期《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者和泰山。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领会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巧妙侧面烘托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感受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重点、难点】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诵读、感悟,分析、鉴赏。
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难词难句,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义应该不会感到困难。可以把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反复朗读,深入感受理解。
围绕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泰山日出等重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体会作者写景和记叙的写法。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展示泰山日出的图画或放映泰山日出的音像资料。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结合课后练习,疏通文意,积累语言。
1.“阳”和“阴”
这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阴阳,用阴阳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用阴阳来说山水很常见。本课“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说山。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中有“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个“阴”说的是水,指汉水的南面。
1.根据上下文,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阴]
其阴,济水西流(山的北面)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天)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暗地里)
[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
余始循以入(开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望]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名望)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每个月的十五日)
[坐]
与子颍坐日观亭,观日出(坐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视]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
3.“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这一句用了“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六、熟读
学生诵读课文,力求眼顺、口顺、耳顺。
七、作业
诵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课后练习一)
1.这篇文章略写从北京到泰安的经过,详写登泰山的过程。仔细阅读第二段,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
2.文章通过景物的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3.文章第四、五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悟、理解。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作业,讨论,完善,再让学生全班发言,老师评价、引导。
1.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占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2.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3.作者登山的路线
先是“由南麓登”;然后是“循(中谷)以入”;最后是“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4.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画: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行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这样写,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和景物特点,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6.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十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7.顺序: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8.线索: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
9.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三、分析鉴赏
1.语言
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TTZ课本库网

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本文有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日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牛动,
2.烘托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摴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四、拓展
阅读清代孔贞瑄对泰山日出的描写,可与本文对泰山日出的描写作一比较。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hú,绉纱)。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火把),次如瓶,次如罍(léi,古时一种像壶的酒器)、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动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白绸),长可竞天,殆海水也。(《泰山纪胜》)
五、作业
翻译课文第三段,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日出景色。你也有过观看日出的经历吗?如果有,不妨把观看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一下。(课后练习三)
翻译参见“资料”中的译文。
 
 
附板书设计
 总写泰山的位置
 


记述登山的过程
 


山顶看日出
 


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
 


补记自然景观
 
 
 
 
【资料】
一、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阴谷和阳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时齐国所筑的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长城以南十五里处。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自京都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的西北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个月的二十八日,我与泰安府知府朱子颍从南面山脚下开始登山。山道长四十五里,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台阶,一共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环绕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开始顺着这条山谷进去。不到一半路,越过中岭,又顺着西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都是顺着东谷进去,道中有天门。东谷,古人叫它天门溪水,我这次没有到。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那些像门坎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山道上迷漫着雾气,非常光滑,那些台阶几乎不能攀登。等到达山顶,看到青翠的山峰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宛如一幅画,半山上停留着云雾,就像飘带—样。
二十九日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和朱子颍一起坐在日观亭上等候日出。这时大风刮起积雪扑打着脸面,亭子以东从脚下起,都被云雾弥漫,渐渐地看到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那是山呀。这时天边的云像一条条线似的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霎时间变得五彩缤纷。太刚出来了,像丹砂一样赤红,下边有摇动着的红光承接,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呀。回过头来再看日观峰以西的那些山峰,有的受到日光照射,有的没有被照射到,或红或白,错杂相间,一个个都弯腰曲背,好像在向日观峰鞠躬致敬。
日观亭西边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边。这一天,返回的路上观看了道路两旁的石刻。自从唐高宗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大都模糊不清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旁的,都来不及前往。
泰山多石头,少土。石头都是苍黑色,多是平方的,很少是圆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生长在石缝里,树顶都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山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足迹。到日观峰几十里内没有树,而雪深得与人的膝盖相齐。
桐城人姚鼐记。
二、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现在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做过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在家乡、南京等地讲学四十余年,所编《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师承方苞,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著有《惜抱轩诗文集》。
姚鼐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三、关于泰山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泰山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泰山的顶峰叫玉皇顶,又称天柱峰,上有玉皇庙;东有日观亭,亭内可观日出;西为望河亭,日落时可遥望黄河。玉皇顶下方有碧霞元君祠,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原名昭真祠,明改称碧霞灵佑宫,清代至今用现名,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著名的高山铜铁建筑群。南天门在碧霞元君祠西,上有“望夫亭”,可看到泰安城全景。
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并到处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加上泰山本身风景优美,因而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的作品。
四、清代孔贞瑄对泰山日出的描写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hú,绉纱)。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火把),次如瓶,次如罍(léi,古时一种像壶的酒器)、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动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白绸),长可竞天,殆海水也。(《泰山纪胜》)
可将这一段与本文对泰山日出的描写作一比较阅读。
五、山顶所见景观的描绘.
从曲折的山径并在一路冰雪与迷雾之中登上山顶,会觉得骤然开朗。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八个字写出了初至山头一刹那间的TTZ课本库网

感受。然后写远望,写俯视。远望是“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俯视是“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的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既层次井然,又照应前文。写山,写水,写雪,写雾,写日光,写城郭。这么多的内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来了。正是这些山、水、雪、雾、日光、城郭交织着,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表现出冬季泰山静穆森严的美。作者用词极其生动形象。“负”“居”两个动词把山与雾拟人化,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烛”名词作动词用,更富于形象性。把半山腰凝聚的雾气比成带子,比喻也很巧妙。这部分通过雪、日、雾富有代表性的事物鲜明地勾勒出冬季泰山的雄浑景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析》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及既上”,文意陡转,一幅泰山夕照图,便在作者的粗疏勾画下,显现出来。“苍山负雪”的“负”字,极得神韵。作者不言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主动者说成被动者,用语新颖脱俗。更重要的是,着一“负”字,顷刻赋予苍山以生命,像骡马一样背载着沉重的积雪。同时,于此一字,形成山、雪之间的联系。如果说,“苍山负雪”,是出奇地描绘了积雪的情景,那么,“明烛天南”,则出色地焕发出积雪的光彩。前句绘景,后句着色,各自承担了描述任务,且又互相联结。作者纵目远眺,夕阳投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如同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恍若飘带一般。这段描述,富于生气和意趣。群山的青色、积雪的白色、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融汇一体,显现出雪天晚晴时,山川城池所特有的景象风貌。“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设喻新奇。它得力于亲临其境并进行了充分的联类比附和审美想像。同时,这幅雪天晚晴图是一帧静物山水画。“半山居雾若带然”,正是显示出“静”态,我们仿佛感受到了特有的宁静气息,沉浸在对大自然进行欣赏的审美氛围之中。
(吴功正《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六、有关泰山日出的描写
第三段从“戊申晦,五鼓”至“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描写在日观峰观日出。先交代时间,然后分三层详细地描绘整个日出的过程。先写日出之前的景物:“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风雪交加正是黎明前的特征。日观峰位置很高,出自云雾,因此当作者俯瞰时,一切都消失在茫茫的云海里。可是那些负雪的山峰却披上一件比云更白的衣裳,微露于云海之中,所以才出现白若摴蒱的景象。其次写日出,这一层不过是写日出一刹那间的情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就在这一刹那间,白茫茫的云雾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朝霞;天空中升起一轮正赤如丹的旭日,遥远的大海上荡漾着红光。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幻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最后写日出之后的景物:“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回头看西面那些白如摴蒱的雪山,有的承受了日光的照射,有的没有,所以有的鲜红,有的仍然洁白。“而皆若偻”衬托出作者所在的日观峰的高峻。
这段描写表现出作者高超的技巧。写日出前后景物的种种变幻,无不在作者的笔下跳跃。写日出情景次第井然,而且照应前文,扣紧时令。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而形象。如“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形象地表现了风雪之猛;“下有虹光动摇承之”的“承”字,烘托出日出的壮丽。其他如用“白若摴蒱”来比喻日观以外诸峰在云海之中的形态,以状其小,来反衬日观峰的高峻。以“正赤如丹”来形容太阳初出海面时的颜色,以状其红。这些比喻也可以说是曲尽其妙了。
日出是泰山最奇丽的景色。这一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虽然作者正面描写日出仅有“日上,正赤如丹”一句,可是作者先用大风、云漫布置好日出前的声势,再用极天的一线异色渐成五彩来衬托初升的红日,最后又用东海的红光动摇承之,群峰的绛皓驳色来渲染日上后辽阔的境界,就完成了一幅瑰丽、生动的日出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析》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然,登泰山的目的,并非进行科学考察,乃是为着观日出,欣赏壮观的自然美。这是作者此行的最终意图,因而下文也就成了这篇散文的中心所在,是全文的最精彩部分,用简洁的笔墨写出细致的景物,依据对象本身的特点,富于层次感地描述了壮丽的泰山日出图。
第一个层次,“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先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这是近景,描述一下很有必要,如同戏曲舞台上主角出场前的紧锣密鼓。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和友人,仍然端坐不动,静待日出,便把上文“坐日观亭,待日出”的“坐”字和“待”字,坐实、具体化了。当然,作者写近景又非目的所在,他是在远望,而且是登高。于是,第二个层次出现了: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描述由近景推成远景,是登高远望之所见。“稍见”,下字准确,形象地反映出在风雪弥漫中对远景只能依稀模糊地看到。而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摴蒱,这个比喻,反衬出作者立足点之高、胸次之高。杜甫所言“一览众山小”的情景,也只有在“凌绝顶”之后才能领略得到。
第三个层次,集中写日出的情态、景致。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上文写云雾中的山峰,是静景图,这里就是一幅动态图了。以静衬动,分外显出动态美。作者观察细致,敏锐地捕捉了天地相接处,云层的一抹色彩,展开了富于感染力的描述。先是“一线异色”,再是“五采”斑斓,然后是红日高升,最后是红光摇衬,笔墨十分细腻传神。对于日出前的“一线异色”这么细微的变化,作者却迅速捕捉到了,足证其艺术观察力之高超。作者先写日上的过程,用“赤如丹”,渲染色彩;再设想日下的海浪,起到相互烘托的作用。这样的日出图,出现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既生动形象,又极有气势,形成了壮美的特色。
如果就此搁笔,固无不可,因为作者正面写日出情景的任务已告完成。但是,作者却把笔触从东方抽出来,伸到西峰上去,形成日出描写的第四个层次: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笔,貌似闲文,其实不可缺少。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表现阳光的效果、日出后的影响,也是文意的跃进,形成了艺术境界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有了这个层次,文章涌起了新的波澜,丰富了画面的色调,毫无单薄之感,艺术境界则更为开阔、舒展。“绛皓驳色”,是就色彩而言;“若偻”,是就情态而言,使描述益发丰满。“绛皓驳色”的不同情景,是山峰受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由于山峰乱簇,受光方位不同,又加之山有积雪,才会出现“绛皓驳色”的奇异风光。也正因为有“绛皓驳色”,才使画面色彩产生立体感。作者远眺东天,回视西峰,远近各方,尽行包涵,更见壮美。
同时,联系前一段的泰山夕照图,又可以看出,作者乃是用夕照来映衬日出,使其倍为动人。晚霞景是日出图的必要准备,有助于推进文势。同时,前者着力描“静”状,后者有意绘“动”态,动静适宜,相辅而又相承。
(吴功正《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七、《〈登泰山记〉赏析》(节选,周先慎)
泰山为五岳之首,是著名的登览胜地。写一篇登临观览泰山的游记,从哪里着笔?细想起来是颇费思索的事。作者下笔自然、轻捷,毫不费力,因为他注意到了点和面的结合。全文的重点是写日观亭看日出,这是泰山的特点,也是作者此次登临感受最深之处。但如果只写看日出,纵然写得十分细致和出色,也不免单调,而不能使人见出泰山的全貌。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概括的介绍、简要的记述和生动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使人既能见出泰山宏伟的形势,又能领略日出时的奇观。
文章的开头,用极简括的语言,以开阔的视野来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山川形势:南面有汶水向西流,北面有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到汶水里去,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到济水里去。而在南北水流分界之处,又有战国时留下的古长城。这是作者在登上泰山之前写泰山,是山外看山,是鸟瞰,是高瞻远瞩,寥寥几笔,从地理位置及周围的山川形势,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魄。在引导读者入泰山探胜之前,就先获得一种气势雄峻的总体感受。古长城的衬托,又使人想见它岁月悠远,巍然矗立的风姿。未了加上一句“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既进一步点染出气势,又为下文写看日出伏一笔。
接着写登山。先交代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与下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关,绝不可少。次写登山路径,照应上段开阔的视野,由大到小,由远而近,从京师来到泰山脚下的泰安城。他和朱子颍由南麓攀登,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东谷、西谷、中谷。他们开始由中谷入,后又沿西谷直至山巅。具体地写出了登山的路径,好像一个导游,引导读者一道攀登,读来便觉得亲切有味。写途中的景象突出一个险字:一是从中岭到山巅,有不少山崖像门户一样挡着道路,人们称之为“天门”;二是雾重冰坚,攀行艰难。登上山顶后,有两句写景,又别是一番景象:苍翠的山峰覆盖着积雪,明亮的雪光映照着南边的天空。向下看去,汶水和徂徕山在夕阳照射下像图画一样清晰美丽TTZ课本库网

;而停留在半山的云雾,像是在山腰上绕着白色的带子。写得很生动,却很简括,因为还不是重点。
日观亭看日出,才是全文的重点,因而详加叙写和描绘。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写“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更重要的是写所见。向亭东展视,自足下以至无穷远处,是一片漫漫云海。云中依稀可见几十个白颜色像摴蒱(古代一种形状很像山峰的赌具,又称为“五木”)一样的东西,那是隐藏在云雾中的山峦。在天的尽头,现出一线云烟,颜色有些异样,不久就变幻成五彩。在风、雪、云的烘托之下,这才写到日出。只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那赤红的颜色像是朱砂。最壮观的,是太阳之下有一片红光托着,这红光汹涌着,摇动着,充满着无穷的生命的活力。有人说,这就是东海了。加“或曰”二字,意思并不确定,却正可以启发我们的想像: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她是那样的热烈、绚丽、浑圆!作者观日出,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太阳本身,他还有锦上添花的描写,就是掉头西望,写出太阳的光辉给世界抹上的绚烂色彩:“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弯腰曲背貌)。”这几笔简单的描写非常传神:它生动地显示了由高处向低处俯视的视角,这样才看出了西面在曦微中高高低低的峰峦如弯腰曲背的形状;它逼真地绘出了朝阳初生时积雪的泰山之巅特有的色彩,红白错杂,比之单一的赤红,显得更丰富绚丽,更有层次。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是写得具体而又深微的,虽然用笔非常精练,却使文章增色不少。这样,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从颜色和气象两个方面,对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象作了神采飞动的形象描绘,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四段写山上的建筑和古迹,又写得很简括。提到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以及道中石刻,只点明它们的位置及存废情况,没有像写日出那样作具体细致的描绘。虽然简括,却必不可少,它使读者从不同角度看出泰山的整体风貌。末段写山上的山石树木及冬日景象,略作点染,便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泰山上的自然物候和肃杀气氛。
以上各段,作者层层写来,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既有宏廓的全景,又有精微的细部。文辞雅淡清丽,结构简洁明晰,作者毫不费力,读者却于字里行间领略了泰山所独有的神采情韵。
之所以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还因为作者写景能抓住特点,不一般化,并融进了作者自己的独特感受。作者在前面特意交代是丁未(旧历十二月二十八日)登泰山的,而观日出是“戊申晦”(十二月二十九日,旧历每月的最后一日称为晦),后面的一系列写景便处处紧扣这严冬季节的特点。如登山时“道中迷雾冰滑”;山顶所见“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气象;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日出后,西面群峰或晦或明,“绛皓驳色”的特异色彩;以及山上所见的冷寂萧索景象:“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如此等等,都是冬日泰山所特有的景象。有了特点,就不一般化,也不会跟其他描写泰山景色的作品雷同。
写日出,则是抓住动的特点。日出前后的景象是急速变幻的:作者特别着眼于颜色,敏锐而又巧妙地从人的视觉来显示瞬息之间的变化:先是混茫一片的云海,既而隐约现出呈白色的群峰,扩展开去是“极天云一线异色”,而倏忽间又幻成五彩,随即便是旭日东升,红光摇荡。通过颜色的不断变幻,加上种种奇特景象的纷然杂陈,就从动的发展进程中,烘托出日出时所特有的壮美和绚丽。
作者重学问考据,在这篇文章中也处处显示出来,表现了桐城派古文的独特风格。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的路径,南北东西,方位距离,无不言之凿凿。乃至由南麓登山,“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写出了准确的数字。这在一般游记文中是极少见的。写泰山正南三谷,有亲历者,有得之旧籍传闻者,引述郦道元的话,并叙及古今之不同,显示了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姚鼐曾说:“以考证助文章之境,正在佳处。”(见《与陈硕土》)从这篇文章正可以看出他是有意作这样的追求,这追求虽不能说是怎样的好,却也并不破坏文章的意境诗情,且能见出作者博雅君子的情怀见识,别有它的耐人寻味之处。
这篇文章,语言明净简洁,无废词冗句,而又描摹生动,色彩鲜明,可以看出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如最末一段,写“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句子都非常简短,两个或三个音节作一停顿,读起来明快、轻巧,毫无累赘拖沓之感。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TTZ课本库网


相关标签:

热门文章
快速查询
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