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药》教案_高二语文教案–电子课本库网

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二语文下学期《药》教案

来源:课本库网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时间:11-28

高二语文下学期《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分析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改写、表演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把握小说主题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人的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重点、难点
本文的双线结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对主题的概括应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思考
1.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鼓励学生就课文的难点疑点、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等提出问题,供教学参考。
2.布置一些改写练习。以情节为主的,如《华老栓买药》《夏四奶奶上坟》;以人物为主的,如《夏瑜的故事》《华老栓一家》《康大叔其人》;以环境为主的,如《古囗亭口》《茶馆速写》《坟场剪影》。也可以布置学生列一些图表,如《药》的“情节结构图”;各种人物与夏瑜的关系表。做完这些练习,在课堂上交流。
3.可以从分析课文的明线、暗线入手,理解作品主题;同时,分析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三个人物,看他们是如何体现主题的;此外,看小说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是怎样表现主题的。
4.对小说的主题、主人公以及结尾对乌鸦的描写,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鼓励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便给予肯定。教师应该发表自己有倾向性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一、导入
本文是选自鲁迅先生的《呐喊》,他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呐喊,体会鲁迅先生的用意。
二、了解时代背景
提问:文章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呢?
明确:“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古囗亭口”等可以看出,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点油灯、用洋钱、上坟摆菜饭化纸钱等,都渲染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气息。写刑场上围观杀人的场面,那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写茶馆里那些为革命者挨打叫好,认为革命者鲜血被吃是好事的茶客:由这些人组成了社会背景。
补充: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磷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三、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了解结构特点是理解人物和概括主题的基础。《药》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根据该篇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1.分清场面,理清故事情节。因为情节是由不同的场面组成的。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才能随之展开。
提问:文章写了几个场面?
明确:茶馆   刑场       茶馆       茶馆       坟场
2.理出情节线索,了解小说整体结构。线索,对小说的结构有重大作用。小说的一系列发展着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一个场面,均是由情节线索贯穿起来的。《药》则是采用双线结构的组织材料,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的。明暗线结构正是本文的结构特点。
提问:本文写了两家人的悲剧,线索是什么呢?
明确:《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
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对《药》的线索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暗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药》的主线,夏瑜的主人公的地位是“摆好了的,确定了的”。也有人说,《药》描写了“两个主人公”,又有人说《药》“是一篇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明暗两条线也就没有主次之分了。
文章的结构:
              老栓买“药”              小栓吃“药”              茶客谈“药”              华大妈上坟
       明线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药           刑场(明暗线连接)    茶馆(交织)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暗线
              夏瑜就义                     夏瑜血被吃                  茶客谈夏瑜             夏四奶奶上坟
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老栓买“药”              小栓吃“药”              茶客谈“药”              华大妈上坟
       明线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药           刑场(明暗线连接)    茶馆(交织)              茶馆(交织)              坟场(融合)
 
       暗线
              夏瑜就义                     夏瑜血被吃                  茶客谈夏瑜             夏四奶奶上坟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性格,鉴赏描写手法。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一)华老栓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感到“幸福”(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他的愚昧、落后。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小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
小说开头,写华老栓夫妇准备去买人血馒头。华大妈从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才掏出一包洋钱,老栓接过来后“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中间的“掏”“抖抖的”“按了两下”,充分表现了华老栓夫妇的贫苦,他们的洋钱来之多么不易。他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去取药时,“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二)夏瑜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
(三)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小说写康大叔把馒头交给华老栓,一连用了六个动词“抢”“扯”“裹”“塞”“抓”“捏”,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四)茶客
在茶馆这一场景中,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说康大叔的盛气凌人,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华大妈的小心“搭”,驼背五少爷B3P课本库网

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是转述的夏瑜的两句话“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阿义可怜”,也极其传神地画出了夏瑜这个革命者的思想境界。至于最后写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和驼背五少爷重复说“疯了”,不仅强调革命者不被人理解,而且突出了群众的极度愚昧麻木,从而增强了《药》的悲剧意义。
《药》的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都非常精彩,值得好好鉴赏。
二、赏析自然环境描写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也是十分精彩才。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渲染了冷峭、阴森的气氛;小说写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不仅写出了华老栓的心情,而且通过反衬,使以后小栓的死显得更加凄凉。小说最后写“分外寒冷”的天气、“支支直立”的枯草、“愈颤愈细,细到没有”的声音和“铁铸一般站着”的乌鸦,突出了悲凉、阴冷的基调。
《药》的结尾,从环境到人物心理具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两位老人站在寒冷寂静的坟地上,怀着对儿子的眷恋与幻想,听到乌鸦的惨叫,呈现于面前的是荒凉、寂静的阴冷。
最后部分要重点赏析,可参考《关于〈药〉的教学》(参考资料之四)
三、理解夏瑜坟上的花环
夏瑜坟上出现花环,既突出了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又表现了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一、归纳《药》的主题
分析小说主题,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让学生讨论,发言。
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忧国忘家,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仍然宣传革命,却招来一阵毒打;在刑场被杀,只招来一帮“看客”;鲜血还被别人当“药”吃。他的母亲上坟,还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鲁迅先生自己的说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又符合当时他的思想,应该认为这是对《药》的主题的精当的概括。
几十年来,对《药》的主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表现作者“对于世间的恐怖”(周启明《关于鲁迅》),有的认为表现“亲子之爱”(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这两种看法已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还有几种看法是:歌颂革命者夏瑜;揭露黑暗统治;批评群众落后和麻木;批判革命者脱离群众。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把上面几个方面杂糅在一起当作《药》的主题。上述种种,或者只突出了《药》的某一方面,或者没有突出《药》的重点,或者不符合作者创作意图,似乎都还可以讨论。
课后练习一讨论,解答:
《药》的主题应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第一种说法,“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
第二种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思想状况。
第三种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
第四种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赏析标题。
标题《药》指的是人血馒头,这一事物使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揭示了华、夏两家故事的底蕴。
标题《药》有概括情节的作用,买药、吃药、谈药……等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标题《药》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蘸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像的医治病苦的良药。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注意。”
三、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进行改写,或以情节为主,如《华老栓买药》《夏四奶奶上坟》;或以人物为主,如《夏瑜的故事》《华老栓一家》《康大叔其人》;或以环境为主,如《古囗亭口》《茶馆速写》《坟场剪影》。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交流。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然后集体修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作汇报演出。
●参考资料
一、鲁迅有关《药》的论述
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狂人日记》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呐喊·自序》
既不是直接对于“文学革命”的热情,又为什么提笔的呢?想起来,大半倒是为了对于热情者们的同感。这些战士,我想,虽在寂寞中,想头是不错的,也来喊几声助助威罢。首先,就是为此。自然,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那就是后来结集起来的《呐喊》,一共有十四篇。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坟·娜拉走后怎样》
二、关于《药》的主题
曾听鲁迅先生自己讲述他那创作某篇时的动机,背景,和艺术,所以至今印象还很清楚的。例如《药》。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作家书屋1945年版)
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
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儿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人血馒头只是一个环;在这以前可能还试过许多方子,在这以后,可能也想过一些法子。但只这一环便可见出老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别的都不消再提了。鲁迅先生没有提“爱”字,可是全篇从头到尾都见出老夫妇这番心。……
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这只从侧面见出。那革命党并没有出面,他的故事是在康大叔的话里,和夏四奶奶的动作里。故事是从那人血馒头引起的。……革命者是寂寞的,这样难得了解和同情的人!
(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药》,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我认为,本篇是用两个故事来写一个主题。这主题从消极方面看,是“反封建”;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求“科学与民主”。
我们知道,夏瑜之死死于群众的愚昧(包括驯服的奴隶性),小栓之死死于群众的迷信。愚昧则不辨是非,迷信则容易受骗。而愚昧与迷信的根源,则同为封建社会制度所造成。作者暴露了因群众的愚昧迷信致使两种类型的青年人都无辜牺牲,正说明了两人之死,不管直接间接,都死于封建社会制度。……作者是同情夏瑜和小栓的,自然憎恨这愚昧的迷信的社会制度。所以我说,主题的消极一面是“反封建”。
复次,我们说,迷信是不科学的结果,愚昧(包括驯服的奴隶性)是不民主的结果。要想使中国社会好转,反映在当时(五四前后)的思想界,只有要求“科学”与“民主”──姑不论什么性质的民主。……作者要求科学的心是迫切的;而针对中国当时(五四前后)的现实,“民主”也正是“革命”的惟一目的。《药》的篇末所以加上一枚花环,照作者自己的话,是“听将令”的,而当时的主将们惟一的要求,也正是“科学”与“民主”。花环的出现,正是作者迫切要求革命──化悲愤为力量的具体表现。革命成功,民主自然实现,科学也自然发达,这正是鲁迅和五四时代革命前驱者的希望。
(吴小如《鲁迅先生的〈药〉》,《语文教学》1952年1月)
通过《药》的故事,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虐杀革命的幼苗,麻痹人民的头脑;同时表扬革命者的行为,鼓舞人民反抗封建制度的革命情绪: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不但要在政治上打垮封建统治,而且要在思想上清除反动影响。这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所写符合五四精神的《药》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吴奔星《文学作品研究》第一辑,东方书店1954年6月版)
《药》的主题,就是:只有彻底地进行反封建的革命,推翻吃人的封建社会,“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中国人民的深重痛苦才有解除的希望。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人血馒头”──这是吃人的统治者用来麻痹、分化、害死人民的毒药,万万吃不得,吃了决不能把病治好的,革命──这才是真会带来幸福和生命的惟一良药!
(徐中玉《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自由出版社1955年2月)
《药》,写封建文化的残暴、凉薄、自私和人民大众对民主主义革命的茫然无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跟人民群众脱节的情况,暗示着革命继续的必然。
(张毕来《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55年)
小说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不仅从政治上压榨人民,经济上剥削人民,而且从精神上奴役劳动人民的罪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人民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B3P课本库网

帝反封建的斗争。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组《鲁迅作品分析·〈药〉分析》,1973年2月)
小说通过清末一个小商人华老栓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终于没有治好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赞扬了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同时,对以华老栓夫妇为代表的一些群众的遭遇表示了同情,而对他们的麻木、迷信又表示了不满和愤慨。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选编《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小说的主题可归纳为: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编《鲁迅作品教学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本篇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鲁迅作品注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三、关于《药》的写作背景
1.关于徐锡麟、秋瑾和夏瑜
徐锡麟(1872—1907年)和秋瑾(1875—1907年),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06年春,徐锡麟、秋瑾回国。徐锡麟集资捐了候补道,秋天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大通学堂,并主持大通学堂工作。秋瑾与徐锡麟组织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暗中联络革命力量。后来他们约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锡麟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锡麟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于7月13日从杭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月1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轩亭口。
鲁迅和徐锡麟、秋瑾是熟悉的,对于他们的遇难很激愤。他在《范爱农》中谈到他们当时在东京听到这些消息的情况时说:“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他们一面派人去接徐锡麟的家属,一面开会“吊烈士”,发电报,痛斥清政府惨无人道的暴行。1909年,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时,还时常讲起清政府怎样残杀革命者,徐锡麟、秋瑾怎样进行革命斗争等等,“发起议论来是十分激烈的”。
夏瑜是《药》中的人物,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而且都从玉旁;夏瑜被杀害的地方是有四个暗淡金字“古囗亭口”的破匾下的丁字街头,显然是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用夏瑜影射秋瑾表示了作家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对他们所从事的革命的惋惜与同情,但并不意味着小说中所描写的全是秋瑾的事迹。夏瑜是艺术形象,他的身上必然概括了其他革命者的某些方面,例如徐锡麟,他的心是被清朝士兵挖出来炒了吃的,这当然是残暴,而夏瑜的血却是被愚昧的群众蘸了当药吃下去的,就更令人悲痛。两者表面上虽无联系,但不能说鲁迅在创作夏瑜这个形象时没有想到徐锡麟生前死后的种种遭遇,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段话:“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对于革命者的死难,鲁迅是记忆犹新的。秋瑾是献身民主革命的著名女英雄,而夏瑜则是出身贫寒之家的热血男儿,这种安排就说明了夏瑜是从现实中概括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薛绥之、柳尚彭《〈药〉的教学难点试析》,《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关于《齿痛》〔《齿痛》(安特莱夫),译文见《新青年》第7卷第1期(1919年12月出版)〕和《工人与白手人》〔《工人与白手人》(屠格涅夫),译文见巴金译《散文诗》。〕
鲁迅曾经谈到,当他构思《药》时曾从两篇外国作品中得到启示和触发,这就是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短篇小说《齿痛》和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工人与白手人》。《齿痛》描写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那天,耶路撒冷的一个商人般妥别忒正患齿痛,他虽看到耶稣背着十字架和被钉死,却始终无动于衷,毫不关心,而是不绝地谈论自己的齿痛,觉得自己的疾病比起耶稣的冤死重要得多。《工人与白手人》这篇以对话形式写成的散文诗,描写一个革命者为谋求工人幸福而进行斗争,结果被捕坐牢,他的手因为“整整带了六年的手铐”而没有血色,成了白手,工人们却又因他的手白净而认为“不是我们一伙的”;两年以后,这位革命者要被反动统治者绞死了,那个工人却想去弄一节刑架上的绳索回来,因为据说“那东西会给家里带来最好的运气”。我们看到,这两篇作品都同时展开两个方面的描写:一方面是革命者、改革者的奋斗和牺牲,另一方面是群众的愚昧和冷漠;而《齿痛》的商人看自己的疾病比革命者的牺牲更重要,《工人与白手人》中以一段绞绳把革命者的牺牲和群众的愚昧联系起来,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鲁迅构思《药》时所得到的触发的若干痕迹。
(曾华鹏、范伯群《论〈药〉》,《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关于《药》的教学
有一种教学方法,一篇课文只重点讲解。不从第一句讲到最末句,而是抽其中的一段或一部分来讲,这是一种做法。有些课文比较长,不可能从头讲到尾;有的课文虽然不长,但是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去讲,只讲其中一部分,举一反三就可以了。举个例子,《药》比较难讲,我看这篇小说把背景讲一下,把中心思想说一说,生字、生词解释一下,要学生从头到尾读它一遍,默读、朗读都可以,这些功夫是要做的。至于老师讲课文,就不必从头到尾讲,只讲最后一部分就可以了。这篇文章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不讲,只讲第四部分,我想是可以的,留一些余地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为什么要讲最后一部分呢?因为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鲁迅先生在这一部分里加了一个花环,这个问题要老师讲的。结尾部分是个难点,这要讲的。至于第一、二、三部分,没有什么困难,一个中学生是完全可以读懂的。只有一些生字、生词,解释一下就行了。把花环的问题讲清楚。最后一段,就是有乌鸦的那一段,现在有许多文章在分析,有不同看法,也要讲清楚。这样就省去了大部分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也不一定会差的。着重讲的这一段怎么讲法呢?有老师叫我示范讲一下,我愧不敢当。因为我讲起来实在没有老师讲得高明,离开讲坛者,三十年矣。我试着讲一点我的看法。
讲前先说一种不大好的讲法,老师讲课要抓住难点,抓住重点,讲学生不懂的东西,不要讲学生懂的东西,这是一。再一个是不要简单地做内容的重复,这样讲课是不会有很多收获的,学生也不会感兴趣的。我在很多地方听课,有这么一种讲法。如有这么一段话:“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老师讲“是什么风早经停息了呢?”学生有的说“大风”有的说“小风”。“都不对,是微风。”“微风是什么时候停息的呢?”有人说“已经停息很久了”。“这不对。”有人说“还没有停息”。“这不对,是早经停息了。”这就是简单地重复课文。你让学生重复它干什么呢?这种教法我看是应该否定掉的。
现在我把课文最后一部分说一下。夏瑜的母亲发现夏瑜的坟上有花环,她不知道这是花环,以为是神仙显灵,所以她看见旁边有一只乌鸦,她就说,假如上天有灵的话,知道儿子是冤屈的,就叫乌鸦飞到我儿子的坟上来吧,然后她就等着,等了半天乌鸦也没有飞。有很多上坟的人都来了。这时候华小栓的母亲就劝夏瑜的母亲说:咱们回去吧。正要走的时候,乌鸦忽然一声大叫飞走了。这里我摘讲两段,第一段夏瑜的母亲说了一番祝愿的话,说是假如上天要有灵的话,叫乌鸦飞到儿子坟上来。鲁迅先生接着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一段描写的目的,在于写一个“静”字,“死一般的静”。鲁迅先生怎么写这个“静”字呢?假如这么写“周围一点声音也没有,死一般的静”,这显然是很拙劣的。他从各方面来烘托这个“静”。第一,用风来烘托,“微风早经停息了”,一点风不刮;特别这枯草写得好,“枯草支支直立”,每一根枯草,一支支枯草,站得很直,为什么站得直?因为“风早经停息”了,草一点不摆动了,所以直立。“有如铜丝”,这个比喻非常好的。第一,它是枯草,不但没有叶子,颜色跟铜丝也相近,它的枯劲,跟铜丝更是相近的。由铜丝就引到下一句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发抖的声音是什么?它“越颤越细,细到没有”,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静”,是一种人的感觉。这种发抖的声音是指“支支直立”的像铜丝一般的枯草在微微颤抖,枯草颤抖,直感不强,像铜丝一样的枯草在颤抖,直感就很强了。铜丝的颤抖是很微细的,“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越颤越细,细到没有”。实际上这种颤抖是不存在的,是在非常静的情况下,夏瑜母亲的感觉,正是因为它一丝不动,才感觉到它在颤抖;正是因为它没有颤抖,所以终于细到没有,是这么一种恍惚的感觉。写“静”,只说“这里很静”,这是很笨的写法,要采取各种的方法把这个“静”烘托出来。有一般的烘托,有很高明的烘托。鲁迅的这种烘托是高明的烘托,实际上是写人的心理的感觉。明明风早不吹,草一点不动的,但是人感觉它似乎在颤;又因为它确实没有颤,所以感觉它终于没有颤。在古诗里有“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句子,是用动来衬托静。这里是用心理上感觉的颤抖的声音来衬托静的。为什么要写静?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夏瑜的母亲说过这番话以后,她由于深深知道自己儿子是有冤屈的,她满腹的冤屈,又找不到答案,眼看着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花环)没法解释,这时候她是相信有神的,她也相信她的话说过之后,乌鸦会飞来的。这里就要写夏瑜母亲这种迫切的、期待的心情。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个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
最后一段,乌鸦飞走这一段,争论最大。华小栓母亲和夏瑜母亲走了,她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是B3P课本库网

写什么?争论很多,有人引鲁迅的诗,说是写一种阴冷的气氛,这一些都不要给学生讲,懂不了。这里就讲清一个问题,这里写乌鸦飞了,是写“动”。但是它并没有按夏瑜母亲的祝愿飞到坟上去,而是飞到天上去了,这就说明夏瑜母亲的那种祝愿不过是一场空。这里,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沉的悲哀的。我说这段话只讲一句,就讲“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为什么这样写?换个写法“只见乌鸦飞去了”。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要写“张开两翅,一挫身”,还要“向远处的天空”,还要“直向着远处的天空”,还要“箭也似的飞去了”呢?为什么如此地强调呢?原来在一篇文章里面,哪些地方着力描写,哪些地方不着力描写,这都是有考虑的,不是随便的。这里着力地写乌鸦是飞向“天空”,而不是飞向夏瑜的“坟墓”,所以一再强调又是“张开翅膀”,又是“一挫身”,这是乌鸦飞前的动作;起飞后,不是向近处的天空,而是向“远处”的天空。一点不犹豫,“直向远处的天空”,速度很快,“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样用工笔重彩来描写这一“飞”,是有道理的,里面也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说明夏瑜母亲由于愚昧,那种在梦幻中的追求终于破灭了,一定会破灭的。所以很强调这一“飞”。这样讲行不行,供参考。就是要讲学生不懂的东西,联系作品的内容,联系作者的思想,讲清楚它的遣词造句的妙处。“铁铸一般站着”,“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无非是比喻吧。如果仅仅问“这两句是什么修辞方法”,学生讲“是比喻的方法”,这样讲有什么味道呢?
(刘国正《〈药〉的教学处理》,《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二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五、对《药》的一种追问式阅读(晋泉)
《药》对革命者的脱离民众、民众的愚昧及由此导致的两者的疏离及这种疏离所造成的革命的失败、民众解放的无望的深刻揭示多被论者所述及,但我们似乎还应再深究一下造成这一切的那更为复杂的原因所在。
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华老栓一家的痛苦,是基于直接的实际的切身的生活的,那就是华小栓的肺病。是华小栓的肺病给华小栓带来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肉体痛苦,是华小栓的肺病给华老栓夫妇的亲情折磨,是华小栓的肺病给华老栓夫妇延续香火的威胁。所以,作者要写华小栓的多次咳嗽,要写“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要写“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要写华老栓抱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如此等等。就是说,华老栓的痛苦及他所关注的中心,是他直接的实际的切身的生活,至于国家政体的变迁、国势的兴亡衰败是他所不大关心的。国家这个概念,在他这样的小民百姓头脑中是不存在的。封建皇权也好,共和政体也好,只有实际地影响到了他个人、家庭的实在具体的生活,才能引起他的关注与评价,否则,于他就是外在的事情。虽然在最根本最长远上,这些“外在于他的”事情是与他的个人、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但在根本与具体、长远与眼前、间接与直接之间,是有着一系列环节及这些环节所形成的长长的距离的。正是这个距离,造成了华老栓与夏瑜的疏离。夏瑜为之所献身的,正是国家的安危、命运与前途,所以,作者写道,他在监狱里还要劝牢头造反,还要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但是,“大清”是谁的,国家是谁的,是华老栓这样的小民百姓所不关心的,只有夏瑜的所作所为与治疗华小栓的肺病直接相关,才能引起华老栓对夏瑜所作所为的关注。而夏瑜所最为关心的,却恰恰是国家的安危与命运。
何以至于如此呢?
历史的车轮进入近现代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的生命力已经枯竭,对现代文明的汲取成为中国历史向前行进的必然要求,但这一汲取,却首先是由知识分子和有知识分子色彩的现代官员来完成的,他们与下层小民百姓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之处在于,国家的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始终是以国家的主人公自居的,又由于只有他们这样有一定经济、物质基础作保证的人,才有能力、有可能首先从文化、科技、思想、政治等层面接受现代文明,他们对下层小民百姓的直接的切身的实际生存困境缺乏个人的生命体认与认同,所以,类似夏瑜这样的先驱者的悲剧之所以不能避免,还有着另外的原因。
在近现代,对现代文明的汲取,不是从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而主要地是从西方汲取,最初又主要地、必然地是从观念这一层面上汲取,这种观念层面上的内容,在西方,是发生于、扎根于其社会历史现实生活的深厚土壤之上的,但对我们来说,这种汲取是移植,首先表现为从观念层面移植到观念层面,缺乏相应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并且与原有的存在于自身社会现实生活土壤上的观念相冲突,所以,夏瑜这样的先驱者的悲剧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你看,当刽子手康大叔在转述夏瑜的话“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时,所有的茶客不都惊诧莫名么?因为这种移植的观念在我们的传统生活中,实在是没有供其生长的土壤。
但悲剧还不仅仅止于此,即使夏瑜的所作所为与华老栓一家的直接利益诉求即与治疗华小栓的肺病直接相关又如何呢?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与治疗华小栓的肺病直接相关的最大可能只能是夏瑜作为医生为华小栓来注射青链霉素这类的药物。这又会出现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华老栓一家根本不接受这种新式疗法,因为按照传统生活的方式,治疗肺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吃人血馒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如此一来,夏瑜这样的先驱者与下层民众疏远的悲剧仍在以另一种形式发生。第二种可能,是华老栓一家接受了这种新式疗法,治好了肺病,但再健壮的身躯,如果精神愚昧,也仍然逃不脱被充作炮灰的命运,也仍然只能重演鲁迅在日本所经历的“幻灯事件”的一幕。而值得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这是以夏瑜用“青链霉素”代替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以夏瑜放弃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为代价的,如此一来,夏瑜就在打破与华老栓一家的疏离状态中,在与华老栓一家的沟通中,放弃了自己先驱者的立场与身份,这是对先驱者更根本的扼杀,是先驱者更大的悲剧,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人血馒头”。
这是先驱者无法逃脱的悲剧的宿命。
如果我们以华小栓的肺病象征着小民百姓的困苦生活,以华老栓一家希望治好华小栓肺病象征着小民百姓的利益诉求,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象征着国家意识,以夏瑜的努力象征着观念层面上的变革,以人血馒头象征着这几方的联系纽带,我们或许会对《药》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或许会觉得《药》的丰富意蕴实在是值得回味咀嚼的。B3P课本库网


相关标签:

热门文章
快速查询
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