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高二,教案,语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能力教学点
1.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能较好的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选取生活细节如实叙写,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人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讨论,具体是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细节描绘片断,
文章的强烈抒情的句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从家常琐事娓娓道来中的铭心刻骨的骨肉至情,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自己宦海浮沉的凄楚感慨。
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1. 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作积累。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第 一 课 时
(一)明确目标
鉴赏古代散文,首先应读懂文字,本课时在初步疏理课文层次的基础上重在解析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并作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由唐宋八大家,或由韩愈的《马说》《师说》;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引入新课教学。
2.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