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_高三语文教案–电子课本库网

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诗歌

来源:课本库网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时间:11-28

诗歌

教学目的:
1、结合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的经验,体味诗的意趣。
2、初步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了解新诗歌的特点。
3、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新诗有一个较好较全面的了解。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讲解讨论分析为授课方式,品味诗歌内涵。
2、抓住意象——情感——手法等几个点来分析诗歌。
3、用诗歌朗诵和创作、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课时安排
1、起始课教育和朱光潜文章学习,初步明确学习目的,安排研究性学习的任务。
2、意象和诗歌的阅读
3、毛泽东词二首
4、象征和《死水》
5、徐志摩和新月派
6、单纯的美是一种幸福,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篱笆那边》
7、从东西方对爱情的不同表达来看东西方诗人对诗意的不同理解。
8、美丽的错误与闺怨诗
9、学习《致大海》介绍普希金
起始课教育

一、起始课教育(10分钟)
语文课的特点:人文性,工具性。充满了思辩性。高考中的主课,必须认真对待。
具体要求: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听讲不仅听老师的讲解介绍,还要善于倾听同学的观点;思考要有深度,有新意,善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善于表达,学会用有创意的词。认真完成作业。不要拖拉和抄袭。一个抄写本,每天十个词语的抄写默记,要写上每天的日期;一个随笔本,每周一篇随笔,500字以上;一个课堂本,完成课堂作业。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为诗词介绍或时事点评。
1、预习:在上课文之前,参照课下注解和《词语手册》通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点批注(你的发现、你的理解以及你尚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等);自行完成《作业本》每一课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2、复习:每上完一课,就应及时复习该课文,看看老师同学或者参考资料说得对不对,原来不懂的地方有没有都弄懂(不懂要及时请教);完成《作业本》该课文“语段阅读”练习;每上完一个单元,则要对本单元所有课文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完成《作业本》中的“单元综合练习”。要求背诵的课文,提倡超前背诵;课文上完后,则必须背出。要求反复阅读、仔细阅读、和熟读的课文,一定得多读、细读、读熟。
3、听课:①坐姿端正,身子不歪斜、脑袋不耷拉;②目光专注,积极思考与辨析;③积极讨论,大胆发言。
4、记录:语文课堂记录不用笔记本,听课中及时将重要信息(有老师的、也有同学的)与关键内容记录在课文相应的位子。
5、作业习惯:①当天作业当天完成;②作业格式规范、字迹清晰不涂改。
6、作文习惯:①每周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生活札记”(随笔)——“美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读报有感”、“新闻点击”、“世事杂谈”、“人生感悟”、“生活启示”等,每篇不少于500字。不拖欠、不敷衍;②课内作文课内完成,保质保量,每篇不少于800字。
二、学习单元后的知识短文(10分钟)
思考:什么是诗?你认为诗和小说散文有什么区别?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先阅读文章,再讨论分析,然后自由发言。抓住情感的真善美和含蓄。
三、阅读课文,分配研究性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15分钟)
2、思考课后的研究性课题,确定自己的课题。(10分钟)
3、根据报名情况选定负责人。
4、具体要求: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确定提纲,根据oZB课本库网

提纲完称论文写作。前后约2周。每个人必须分工明确,有具体要求。


意象和诗歌的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中最常见最长用的意象。初步了解形象—情感—意象—意境等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具体了解什么是意象,意想的分类,意象的组合方式,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教学安排:一课时
一、什么是意象
1、下面是白朴《天净沙  春夏秋冬》,顺序打乱了,请给排序:
A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杨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B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落。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D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判断的标准是物象,用特有的景物来展现。
阅读《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讨论分析:这首诗好在哪里?好在有情感,白朴的诗仅仅是景物的罗列。缺乏内在的情感。
2、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解释: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情的集合体。
 意象的英文为:Image,有图象、映象、影象、形象,译为意象最好。意象就是情意融注在形象中,而这形象是包涵并体现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义和客观意象的统一,是情景交融的美学呈现状态。
 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沙暖鸳鸯”就是意象,这些形象寄寓着诗人经过战乱暂得定居草堂得安适心情。
3、言、意、象三者关系
  语言用来描写形象的,描绘出来的形象寄寓着思想意义,而且只有形象最能充分表达思想意义。
二、意象的分类
1、意象按事物的性质,可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人类创造意象。
按人类行为科学将意象归纳为空间意象、时间意象、感情意象、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意象、真实的和不真实的意象、公众的意象和个人的意象等十大类。
而按诗的表现手法可分赋象、比象、兴象。
2、赋象:中有一种叙述性的意象,写出时间流动的过程,表现出动态的美。
如“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写笑,一写目,粲然嫣然,顾盼神飞,两个意象使读者延伸出无穷的想象。
3、比象:就是比喻性的意象,又可分为明喻意象、隐喻意象、博喻意象等。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个意象喻一个“愁”字,加重被喻事物的分量。
4、象征意象:其实也是一种比喻性意象,不过被象征的不是具体的物,而是一种思想观念,如梅兰竹菊象征纯洁、孤高、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
5、兴象时意象一种,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因物起兴,情景交融。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三、意象的组合方式
 1、诗中意象以新颖独创为好,同样的意象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王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意象并列 ,造成峰断云连,“语不接而意接”的美学效果。比较下列诗句:
韦应物“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居易“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署“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又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意象并列诗意丰厚,意象见似离实合,有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
3、意象叠加
把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巧妙地叠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新颖oZB课本库网

丰富地艺术境界。最著名地例子为庞德:“人群中出现德这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德花瓣。”
4、意象对比
把两中完全相反德意象陈述出来,形成鲜明对照,往往有强烈德艺术对比的美学作用。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意象的不同组合,诗人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在广阔的背景上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1就形成和发展情况来看是两中不同的历史形态,意象时意境的前身,意境是意象的高级状态。
2意象和意境都是主客观的统一,但象是具体的实的,境是虚象,虚幻的想象的。意象本身就是想象性记忆性的表象运动的产物,但境更强调想象。
3意象和意境有个别性和整体性的区别。意象是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诗歌创作中基本元素,诗美中的具象美单一美具有个别性局部性。
意境内涵、容量、范围较大,有整体性。意境是意象的综合和升华,具有综合的美学效应。境不仅是虚幻的象,而且指精神造诣达到进入的某种深度和广度。
如果意境是天空漂浮的云,那么意象就是凝成云的许多细微的小水珠。诗的意象群组合好,造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能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具有了意境。
五、讨论分析余光中《乡愁》。  oZB课本库网


相关标签:

热门文章
快速查询
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