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写作•如何达到基础等极的要求_高三语文教案–电子课本库网

课本库网

www.kebenku.com

按学科找课本: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课本
按版本找课本: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北师大版
冀教版
浙教版
湘教版
鄂教版
西师大版
川教版
闽教版
晋教版
桂教版
华师大版
教科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科版
辽师大版
湘科版
鲁科版
豫科版
科学版
沪科教版
粤人版
鲁人版
冀人版
晋人版
浙人美版
重大版
河大版
清华版
人民版
沪外教版
北京版
武汉版
青岛版
济南版
华中师大版
外研版
译林版
仁爱版
科普版
广西师大版
岳麓版
辽海版
陕旅版
大象版
湘文艺版
地质版
商务版
接力版
中图版
西泠印社版
冀少版
苏少版
湘少版
语文版
岭南美版
沪音版
人音版
人美版
湘美版
未来社版
鲁美版
冀美版
赣美版
华文版
沪书画版
按年级找课本: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三语文复习:写作•如何达到基础等极的要求

来源:课本库网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时间:11-28

高三语文复习:写作•如何达到基础等极的要求

南京一中  孙芳铭
       一、正确认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关系。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我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首先应重视发展等级。
       首先,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只有10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分。
       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
       因此,我认为对那些还没有达到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写作基本功好的,另当别论。
       二、基础等级的要求
       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
       1.符合题意
       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解。一道作文题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主持者请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拓我所知,世界上会说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吗?有道理,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联系实际”、“议论文”,“800字”也要一一落实。
       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根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少人不去按照题意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2003年的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结果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驴非马的东西。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H6w课本库网

是不能超越的。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人叙事或议论,否则就会散乱而不知所云。现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的文章没有明显的写作意图,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自然不可能成为好文章。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评分的又一把重要尺子,在这一点上达不到基本要求,也就是文章内容不合要求,得分只能比较低。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手含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若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对这些同学来说,最应努力的是把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顺着一定的思路说需要说的话,不要“东一概头西一棒”。
       “结构完整”,从历年高考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是不存在问题的,除非有的人不能完卷。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全文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明确。这是应当注意的。所谓“内在联系”是指各段落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是并列、承接,还是递进?写作前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考虑。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首先要写字规范、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漏用、错用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清晰易辨识;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修改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随意涂沫。
       高考阅卷在赋分方面受阅卷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尽管我的评分标准在尽量缩小赋分的误 差,但书写、卷面毕竟是给阅卷者造成的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客观地说,那些书写、潦草,文面脏乱、难以卒读的文章,“暗中”所失之分远不止“标准”规定的几分。
       对书写文面提出下列建议:
       ①拟一个较详细的写作提纲、避免盲目行文,乱涂乱画;②不会写的字可用意思相同的字替换;③正确使用删除、增补、颠倒、移位、连接等修改符号;④掌握标题、分段以及应用的行款格式;⑤认真使用标点符号,防止“一逗到底”;⑥墨色浓淡,粗细适中。
 
       三、作文评改练习
       下面两篇作文都是2003年的考场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识”。请阅读它们,分别完成后面的评改练习。
       (一)
一张彩票
       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各式各样的中奖还有真不少,弄不好你又买一张试试看,也许就是500万。但就这500万可让人觉悲唉。
       据一份报道。一张中奖彩票看出亲情,一对老年夫妇在过年大团圆的日子里买了两张彩票。可以说试运气,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饭,老夫妇拿出两张彩票对,这一对不要紧,忽然出现的钱可让老夫妇的儿女们看花了。500万可干事多了。而老夫妇也决定给儿女们分一点,于是大家都高兴,那晚一个个料醉如泥才归,可第二天出事了。
       什么事?彩票没了,兄弟们都到了老夫妇家里问这问那,可没有已成实现于是儿女们相互猜疑因为那晚就几个儿女知道这事。于是不久警察来了,警察便一个一个询问从中得知儿女都在怀疑对方拿走了那彩票。于是警察对儿女们进行的测试。可依然没有什么眉目,不久那500万被领了。警察一看这是夫妇俩楼下的邻居,他怎么会有的了。
       这个邻居了警察慌了,便讲述了其中的经过,这彩票是拾得当时样子被叠成了飞机。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孙子叠成了小飞机,飞出窗外的。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一份不意这财,引来无数争议,首先足妹手足之情,同时一个娘胎出来的。但为了自己的,眼前的利益,相互猜疑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尽一切方法。报警本无可厚非,但儿女们为了自己希望对方偷了彩票,被抓住那才好了。这样自己不就又多了一份不意之财吗?
       这个故事简单,但像之样的事还少吗?对事情还没弄清楚,还不知其所以然便到处胡说到处猜疑。一件事情是由头到尾的一个过程不能认识不清前,以个人主观意愿乱说。
       中华民族是美德之邦。由五千看的文明历史,人情之间的淡泊和对事物认识的不清都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害。
       人是高等的动物,人与人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不能应一件不肖的事物而改变。
       社会在发展,人类存在进步。这些就是进步文明的伴脚石,我们应该踢开它。还给一个真实的“我”。
       1.这篇文章在“符合题意”上存在什么问题?
       2.这篇文章在思路和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
       (二)  
小恩与大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处理事情时往往受自己的感情上亲疏的干扰,当自己的朋友与别人辩论时,不论自己的朋友正确与否,我们的心总是在不经意间倾向于自己的朋友。
       正如《韩非子》中的寓言所描述的那样,邻居家的老人同富人的儿子一样,担心富人由于墙被淋坏而东西被盗,于是便提醒富人把墙修好,而富人未听劝阻结果东西被盗走许多,由于儿子与富人的关系较为亲近,于是富人认定是儿子聪明而怀疑老人偷了他的东西。由此可见我们自身的感情亲疏使我们认知事物时走进了误区,其实有许多真实而又明显的真情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女孩同自己的母亲吵架,于是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知走了多久,女孩来到一个面摊前,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肚子饿了,可又发现自己忘了带钱,便怔怔地站在那儿,这时一位老婆婆走上前来对女孩打招呼说:“小姑娘,饿了吧,进来下碗面吃。”女孩望了望老婆婆小声道:“我忘了带钱。”“没关系,我免费请你吃。”老婆婆笑着说完便位着女孩进里面坐下。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端着一碗饨和几碟小H6w课本库网

菜递给女孩。女孩感激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可刚吃了几口眼泪便落了下来滴在碗里,老婆婆问女孩怎么了,女孩回答说说:“我和你第一次见面,又不熟,而你却下馄饨弄菜给我吃,而我的妈妈,我和她吵了一架,她便把我赶了出去,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平静地对她说:“孩子,你想想看,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些饭菜给你吃,你便这么感激我,而你的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菜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女孩恍然大悟。于是赶紧吃完馄饨,急忙向家去,只见妈妈正站在路口寻找自己,便急忙跑过去,母亲见女孩回来,急忙抱住她说道:“你这个淘气包,跑到哪里去了,都等你吃饭呢,饭菜都凉了,快回家吧!”刚说完,女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有时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对于别人一点点的恩惠我们会铭记于心,而对于自己亲人的关爱我们却不以为然,缺少认识,留心你的周围吧,你会发现你未曾发现的,知道你未曾在意的事物。
       1.这篇文章在审题和立意上有什么优点?
       2.这篇文章在“符合文体要求”上有什么缺陷?
       四、写作练习
       “全球化”将被称为21世纪的重要特征,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时代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学会共处。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生活、工作;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要学会关心,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学会处理矛盾,解决冲突。
       请以“学会共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努力体现基础等级的六项要求。 
         
附:评改的参考意见
       (一)本文叙述了一个因一张中奖彩票丢失而引起家人互相猜疑的故事。揭示了“当事情未弄清楚前,不要凭主观意愿胡说”的道理。谈的始终是认识问题,而未涉及到话题的核心“情感亲疏与认知关系”的问题,属不合题意的文章。且故事编的也不圆,如一张中奖彩票竞然被叠成纸飞机扔下了楼,被邻居捡去兑了奖。结尾的议论与前面的故事又明显脱节。有生拉硬拽往主题上靠的“贴标签”的嫌疑。
       从语言表达上看,基本还算文通字顺,所以建议评该题应该文章的上线34分
       (二)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疏远陌生的人给我们的一点小恩惠,我们感激涕零,而对亲人无微不至的爱反而熟视无睹。切合“感情的亲疏远近对事物认识有影响”这一话题,而且论及到与寓言故事相反的一种情形:即感情越深认识反而截止浅,在立意上是有一些新意的,至少比单简单演绎“智子疑邻”故事的立意要高。
       但本文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文体运用不规范。整体看应归为议论文,但叙例过繁,有大段叙述,不伦不类,所以降等处理,判45分。
       四、写作  略H6w课本库网


相关标签:

热门文章
快速查询
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教案